当前位置: 首页 > 队伍建设 浏览正文

法润老区,锻造“民心文化”响品牌——市法院黄桥法庭创新建设法庭文化纪略

时间:2015年07月18日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admin 点击:
 

  (记者 常斌 通讯员 常志飞 堵亚军)7月9日,市法院黄桥法庭取材于典型案例的微电影《神奇的“和好树”》开拍;集黄桥决战、明代清官何棐、宋顾孝子墓及全国审判工作先进者、首任庭长陆健四大地方特色人文于一体的雕塑墙正在设计之中,石刻独角兽已完成初步设计……这些将成为法庭深耕“民心文化”、促进司法和谐的新阵地、新载体。

  黄桥,一片红色沃土。在这里,1940年,陈毅、粟裕指挥了享誉中外的黄桥决战,在老区群众赶制“黄桥烧饼”、车推肩扛物资的支援下,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,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,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。

  黄桥,一片发展热土。在这里,如今,新时期的黄桥战役——“跨越赶超、全面小康”正火热推进。黄桥法庭庭长宋炳忠介绍,近年来,作为服务黄桥老区5个乡镇、近40万人口的法庭,面对案多人少的司法审判新形势,该法庭大力传承红色经典“民心文化”,围绕“情暖民心、法润黄桥”庭训的新追求,不断开拓创新,努力践行“公正、廉洁、为民”司法核心价值观,锻造了具有时代特征、富有地方特色、赢得百姓称赞的司法“民心文化”。

汲取“红色养分”塑造克难争先的“群文化”

  《法官的职业风险》、马云的《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!》等,“很多做人、做事的道理,收藏,慢慢学习,深深领会!”……这些是择自“黄桥法庭”微信群里的几则最新微信。如今,开通于去年6月份的该微信群已成为“指尖上”的思想阵地、心灵驿站和业务课堂。

  “新时期老区法庭如何弘扬革命光荣传统?”“工作难点,突破就是亮点!”通过微信群聊天式的引导,法庭消除了大家的思想困惑,激发了克难办案、创先争优的信心和合力。一次,法官王云遭到当事人的误解,大家便在微信群里开导她,发了一个可笑的表情,点赞她、逗她笑。如今,这一“指尖上的法庭”不仅吸引了市法院领导加入,而且引起江苏法制报等行业媒体记者的关注,大家不时共议话题、合力解难。

  活跃的微信群仅是黄桥法庭“群文化”中的一个载体。4年多来,法庭受案数一直居高不下,每年都超过1800件,但却仅有6名审判人员,其中一人已过59岁。宋炳忠介绍,为提振大家克难办案、创先争优的精气神,法庭将司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先手棋下在深化“红色教育”上,组织全庭人员赴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、中共江浙区独支旧址纪念馆等革命教育基地,强化理想信念和司法宗旨教育,突出开展“我是谁,为了谁,依靠谁”大讨论,让公正司法、服务群众成为自觉价值追求。同时,耕耘“菜园文化”,组织全员将院内的一块空地开垦出来,挂上“法官劳动基地”牌子,让大家轮流种植、管护蔬菜,促使大家始终心中想着老区人民、保持公正司法的勤廉本色。如今,无论是在集体劳动中,还是乘车往返途中,甚至中午就餐中,工作之余,大家只要聚在一起,就形成“群文化”,交流业务心得,分享工作喜悦,共商解难之策。

  编撰法庭年鉴、选塑典型写入庭史,是黄桥法庭提升法官扎根老区职业尊荣的重要举措。该法庭首任庭长陆健被表彰为全国审判先进工作者,并于1959年赴京出席全国公安、检察、司法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,作大会典型发言,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。为此,法庭组织学习研讨陆健所写的《我是一个兵》一书,汲取前辈的办案精神和艺术,增强庭史光荣感。对于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个人,除了向省市乃至中央级媒体宣传推介外,并在每年年终总结工作时,增加“年度大事记”、“十件经典案例”、“十件经典文书”评选,一同编入《法庭年鉴》,陈列于庭史室。

  “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”、“淡泊明志、宁静致远”、“养一身正气、去半点私心”……如今,这一句句闪烁着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座右铭,公示于黄桥法庭一楼大厅内,化作全庭人员为民司法、公正司法的一个个实际行动。

探索“民心审判” 弘扬公正裁决的“法文化”

  “走马”黄桥法庭,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廊道司法文化:在一楼大厅,公布着起诉条件、民事诉讼流程、省法院系统“六条禁令”和最高法院“五个严禁”规定;二楼、三楼的走廊上,悬挂着“勿以善小而不为、勿以恶小而为之”等名人名言和警句,介绍包拯、海瑞等公正廉洁司法名人和法鼎、獬豸等典故;在院外的庭务公示栏中向社会公开监督举报电话、电子邮箱,接受社会监督。

  “公正才能赢得公信,也才能进而赢得民心,这是司法为民的关键所在。”宋炳忠说,新时期,该如何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关于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”的要求?2013年以来,黄桥法庭创新开展“民心审判”,广泛倾听民心、及时回应民意、积极运用民意,以法律为准绳,以民意为参考,着力促进审判和调解,实现案结事了,从而走出了一条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的“民心文化”建设特色道路。这一创新做法2013年在全省人民法庭庭长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,2014年被泰州中院发文推广。

  案件挂网上,网民来评议。与在黄桥老区小有名气的“黄桥在线”网站合作,选择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典型案件,在隐去当事人真实身份后,把案件事实公布在论坛上,收集网民的意见,再将主导意见和建议向当事人公开,增强正面说服教育的认同效应,增加成功调解的概率。“养女该不该看望并赡养养父”是该法庭放在论坛上讨论投票的首起案件,短短5天有5000多人浏览、70多人参与投票。至目前,已在“黄桥在线”上讨论投票案件14件,参与投票达400多人,浏览超过10多万人次,跟帖800多个。其中,调解9起,撤诉3起,判决2起。

  深入田间地头,运用民意调解。自2013年以来,黄桥法庭加大巡回审判,选择当事人双方对立情绪较大的案件到案发地公开审判,有时甚至开庭到田间地头、家前屋后,并邀请村民代表现场投票,对当事人进行劝说调解。此举既促进了案件调解,又扩大了普法效应。至今,已巡回审判案件21件,参加群众1000多人次。

突出巧用“和好树” 深耕案结事了的“和文化”

  “若不是你们,我们这个特殊的家庭就散了。纵然千言万语,也无法表达我们夫妻内心由衷的感谢!”今年3月30日,在黄桥法庭院内的“和好树”前,承办法官紧抓住原被告女儿亟需治病的共同焦虑点,成功劝和一对夫妻,当场感动得一家四口相拥而泣。原来,今年初,出国打工3年的余某回来后,因点滴小事纠纷,妻子带着两个孩子离家出走,而在离婚诉前保全时发现,交给妻子保管的几年打工收入15万元只剩下6.5万元。

  黄桥法庭院内有两株雌雄相依的银杏树,而泰兴人自古对这一地球最古老的孑遗“活化石”怀着一种无比的敬畏之情。近年来,法庭大做文章,在树上铭牌“和好树”,每当遇到针锋相对、互不相让的离婚等案件当事人,便让他们到树前见证大自然的“爱情奇迹”,起到了出乎预料的教育和调解效果。至今,借助“和好树”,黄桥法庭先后让18起案件当事人重修于好,并在树前拍照留念。

  为营造司法和谐的社会氛围,近年来,黄桥法庭注重就地巧用载体,运用经典故事,尤其是发挥好地方特色景观、人文故事的引导作用,着力深耕司法“和文化”。在一楼大厅,张贴告知“对妨碍民事诉讼有哪些强制规定”,宣讲“六尺巷”和宋顾孝子顾昕的故事。针对不同类型的当事人,发放法律常识温馨小贴士,引导干戈化玉帛。如离婚纠纷,印制了“离婚对子女的不良影响”、“滥诉对人的身心伤害”、“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诉讼权益”等,在当事人等待开庭时发送,很好地引导他们依法诉讼、冷静处事。去年初,多年遭受家庭暴力的耿某诉至法院,要求与丈夫王某离婚。开庭当日,耿某与王某在法庭外发生争执,一家人打成一团。对此,承办法官当即向上级汇报,根据耿某申请,依法发出泰兴市首张司法“人身安全保护令”。

  法润老区,花开民心。得益于“民心文化”的开花结果,黄桥法庭近年来涌现了省法院系统调解能手、泰州市十佳法官、泰州市“百姓喜爱的好法官”、泰州市最美巾帼等先进个人;连续六年被评为泰兴市法院先进集体,荣立集体二等功、三等功各一次,2012年被省、市法院表彰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集体,2014年被省高院评为全省优秀人民法庭。

顶一下
()
%
踩一下
()
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